“算上那只叫大黄的狗,我们学校还不足30个人” | 新化百校回访纪事(一)
15天,曾经期待的是
新疆、西藏、欧洲、中东、南非或者其他地方
然而,从来没有想过会是来到一个镇
为100所乡村小学来做志愿者。
——致敬在路上的幕天志愿者们(志愿者刘女士)
写在前面
2019年6月9日,幕天公益召集了全国各地27名志愿者开展了【百校回访新化行】,在探访的12天里,无论是学校师生们的音容笑貌,还是途中经历的各种惊心动魄的时刻,早已存留在了每个志愿者的脑海之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令人难忘而又触动人心的故事吧。
如果被挖机一扫,我就要滚下悬崖了
——志愿者刘宇芳
眼看自己的小伙伴就要过去了,刘宇芳连忙手脚并用,顺着石头卖力地往上爬,紧紧跟在同伴的身后。可是刚到石堆的顶端,只听见已经停止工作的挖掘机忽然嗡嗡地响了起来,紧接着,一把千斤重的大铲子在她正前方仅仅几厘米处扫了过去,顶部几块石头瞬间松垮,顺着山坡滚下了七八米高的悬崖,落在了山下的河流中。事后回想起这一幕,她依旧心有余悸,宛如劫后重生。

上面是发生在本次新化探访第四天的一个真实的场景,同时也是本次探访路途艰辛的缩影之一。由于许多学校位置较为偏僻,沿途的道路连导航也难以识别,志愿者们只能开着车走在颠簸的山路上,凭着仅有的方向感去找寻每一间学校。

而恶劣的天气,也让原本崎岖的山路变得更加坎坷,道路坍塌,山体滑坡等也算是家常便饭了。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大家甚至需要通过步行或者搭乘村民摩托车的方式才能到达目的地,开头所述的便是其中两位志愿者跨越因塌方而形成的石堆的惊险场面。

“那天三辆车在山里绕了很久,路也比较险,因为事先没有做好路线规划,所以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刘宇芳用“过五关斩六将”来形容那天的情形。“其实相比起其他的小伙伴,我们还算幸运的。”另外两组的小伙伴中,一台车的底盘遭到了刮损,而另一台车的情况则更为惨烈。他们因为抄近路首先渡过了一条因暴雨而形成的小溪,随后还发生了爆胎的情况。


尽管此次探访的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各种意外状况,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们选择了坚持。底盘刮了,嘴上说着心疼,但是依然驰骋在各种山道小路中;轮胎爆了,幸好有热心的村民帮忙找到维修店,载上轮胎当场换好,便义无反顾地继续上路。探访不畏路途难,志愿者们凭借着惊人的勇气与毅力,终于到达了一所所学校。

算上那只叫大黄的狗,我们学校还不足30个人
——印塘小学学前班老师
刘哲岑和师生们简单道了别,恋恋不舍地从学校里走了出来。她刚打开车门正准备上车,只见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小男孩兴冲冲地从校门口跑到她的跟前,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喊道:“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站在一旁的老师恰好也看到了这一幕,她微笑地走了上去,在小男孩的额头上轻轻地亲了一下,并朝他竖起了大拇指。看到此情此景,刘哲岑心中更加感慨万千了。

这个如此温馨的场面发生在白溪镇鹅溪乡印塘村印塘小学。探访当日,志愿者们冒着山体滑坡的风险,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了这所学校。它规模比较小,只有学前班、一年级和四年级三个班,学生人数也极少。但志愿者们惊奇地发现,除了学生以外,学校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相当其乐融融。而其中令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只可爱而又乖巧的,名叫“大黄”的狗,所以大家也就将印塘小学亲切地称为“大黄的学校”。
“这个学校的氛围是真的很好,校门平时都是开放的,所以很多小动物都经常跑进来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大黄’更是已经把学校当成了它的家,帮孩子们看家护院,就是因为它这么温顺,老师们也就决定把它留下来了。”刘哲岑和她的同伴如是说。
在学校如此开放包容的环境影响之下,师生们不仅单纯而善良,而且逐渐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加上学校里人本来就不多,如此一来,印塘小学就似乎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学校的老师对孩子真的很负责,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了他们很多的照顾。孩子们也真的很热情,探访的时候,他们还给我们表演背诵唐诗。”看见学校如此融洽的环境和师生关系,刘哲岑也感到十分欣慰,同时,孩子们那份淳朴与真心,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
我不能离开,因为我走了,学校可能就没有了
——烟山完全小学李校长
曾圣走进图书室的大门,刚一踏进去,就听见房子里发出了一丝木头震动的声音。他环顾四周,发现原来这个图书室的顶部是木制结构,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而且,室内的布置十分简陋,只有两个书柜,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图书,有的书甚至还堆放在了地上。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图书室相当干净整洁,也没有闻到什么异味,似乎经常有人进出。他走到书柜旁,只见图书摆放得整整齐齐,没有一点灰尘。他又翻开书柜上的图书借阅登记册,上面秘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类借阅信息。事后,曾圣告诉大家,虽然这个图书室很简陋,很不起眼,但是他却认为这是他见过的山区小学里最干净,最整齐,最舒适,印象最深刻的图书室。

上面描述的是白溪镇烟山完全小学的图书室,烟山完全小学也是一所有着浓厚的读书氛围的学校。学校仅仅只有六个班,但是学生们读书的热情却很高涨。他们不仅每天轮流帮忙管理图书室的借阅和整理工作,而且在某一次图书室停开一周时,还催促学校早日重新开放。而之所以能有这样良好的环境,还要得益于坚守在学校足足有37年的李校长。其实他本来有机会到别处任职,但是为了学校和孩子的未来,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任,一呆便有将近40年了。

“校长说,乡下的孩子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所以就鼓励他们多看书。”与曾圣同行的志愿者刘宇芳说道。在校长的介绍下,刘宇芳还意外结识了一名四年级的女生,她从小父母离异,现在和爷爷居住在一起。但艰苦的家庭环境却并没有妨碍她对阅读的喜爱,相反,她把家里的所有课外书都带回了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我觉得这个孩子这么懂得分享,这么阳光,这么积极向上,和校长老师们良苦用心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更让我感动的是,当这个校长被问到某个学生住在什么地方时,他都能很准确地说出来,可见他对自己的学生真的很上心。我们走访了这么多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以及他们的图书室真的很让我很触动。”尽管已经时隔两周了,但刘宇芳谈起这所学校的时候依然十分动情。
除了上述的两个故事,此次探访中,给志愿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还远不止这些:上梅镇第五小学五年级班的一名老师,为了让高年级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主动将本校低年级学生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带到了自己的班级,鼓励自己的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印塘小学附近的戴冠村戴冠小学,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内进行了国学教育,结果颇有成效……这一路走来,志愿者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乡村学校与教师的辛勤付出,而他们与乡村孩子的缘分,似乎仍在继续……


特别鸣谢
单位:
共青团娄底市委员会
志愿者:
彭军波 娄底
唐晓莉 广州
龚江河 娄底
刘哲岑 武汉
黄卓禹 娄底
张毅恒 广州
曾圣 长沙
刘宇芳 长沙
向涵隆 常德
龙娟 常德
陈晨 沈阳
冯建超 东莞
张正雅 广州
孙嘉红 广州
刘胜娣 娄底
周杨呈 娄底
梁平 娄底
杨泽宇 娄底
杨韬 娄底
吴超华 娄底
张东东 清远
新化回访之旅未完待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留意下周推文哦!!!
